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30 (第1/2页)
无厌以至于一无所获了。边忱在上海这一年来,几乎没有亲密的朋友,不管男女。唯一算得上比较熟的,估计就是熊逸文了。有时候会在微信上跟大学寝室室友聊聊闲天,有时候边做饭边用扬声器跟远在杭州的mama讲电话。她的爸爸虽然在法律形式上缺席了她中学之后的人生,但最经常跑来上海看她的,却反而是她爸爸。大概是二婚的时间久了,相处下来,还是觉得第一个女儿最贴心。毕竟小时候,边忱可是亲戚邻居公认的“小棉袄”——这不单单是她自个儿封的。七月末,边忱开始把更多的空余时间倾斜到cpa考试上面。她想一次性全部考过。不是为了日后在会计行业的职业发展,她是在为跳槽做准备。边忱一直没放弃过半路跳去国际顶级投行摩根斯坦利的想法,只是在等待更适当一点的时机。这个时机,至少是得在她自身的硬件条件过关了的情况下。没有任何名校光环加身,没有拿到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,没有用得上的人脉资源或家庭背景,没有特别牛逼的个人经历,更没有传说中的天赋……排除掉这些无可倒退的门道,边忱发现自己只能从已有的条件实现突围。她为数不多的优势是什么?过得了门槛的cpa,靠自学得来的基本合格的ibd专业知识,良好的职业人形象。这么细数下来,好像也算不上优势了……她至少还要做到:积累拿得出手的项目经验,考下效用较大的职业证件,最后再利用她单薄的w厚着脸皮拿到去某个国内分部实习的offer……这么看起来,成功的几率似乎有点小。但是,突围出一条没有被人走过的路——张饮修教过她们的:有时候,就是得叫规则为我们让路,这才是最厉害的。谁规定过,平凡得一无所有的事务所a1女员工就不能进入她梦寐以求的顶级投行工作?4隔着半个地球,北欧。张很少有时间单独想起类似于边忱这一种人——这一种在他的生活里扮演过客、无甚交集的人。他在中文写作方面,依然遵循着“平行时空”和“每日半小时”原则,不越界,不多占用个人时间,只负责自由表达,不宣传也不与文化媒体沟通,随性而至,怡然自得。谁都找不到他,谁都看不见全部的他,谁都无法直接干扰到他。他就变着法儿逗自己玩,讲的故事越来越跳脱出已有类型,随便他的“天才”读者们如何给他捣鼓作品版权。都是自己人,爱怎么玩就怎么玩,反正他玩得起。“边忱”这个id还是频繁地出现在各个留言区,只是在他视觉上的停留效果渐渐变弱了。偶尔有心情,得了空,边吃樱桃一类的东西边抱着电脑快速扫过那些留言,张会注意到她的名字和她那些标志性的颜文字、语气用词、自称的“小棉袄”、正经的深入解读与感想……组合起来,最后再与他上回在上海家见到的年轻女孩联系成一个整体。也就只是在脑海里出现一下,很快就烟消云散。张从来不会简单粗暴地去定义什么是不值一提的,什么又是极其重要的。他只讲求相对性,并且这种相对性也只存在于他自己的世界里。他永远不会将自己世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